沽港元與抽高拆息的關係,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近日香港政治局勢緊張,昨天(6月12日)因為要阻止逃犯條例修定的二讀辯論,大批民眾包圍立法會,成功令會議壓後。運動中窮生在家中睇新聞見到(真係係家中睇新聞見到?)大批人士受傷,當中很多是學生以及婦孺,所以「有人」就覺得既然大家擅長的技能都不同,不如各有各做,做得幾多得幾多啦!所以有一說開始就基於對香港經濟前景的不信任,呼籲大家沽港元,調資產到海外之類很多方法。所以人多口雜,窮生又希望以自己所知所學解釋清楚當中概念,了解完之後,做唔做,如何做,自己決定。
什麼是拆息?
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簡稱HIBOR。簡單講就係香港銀行與銀行之間互相借錢既息率,銀行同同業借錢,利息當然較平!所以佢地如果有需要,就會借黎作為各類型你係廣告經常見到既服務,例如按揭、信用卡、私人貸款或者係中小企貸款等等。銀行做借錢生意,佢主要有兩個資金來源,一就係你同我既存款二就係同其他銀行借佢地d客既存款,而HIBOR就係當佢地用第二個資金來源果陣要花費既成本。
沽港元與抽高拆息的關係
網上有人呼籲以沽港元去衝擊聯滙制度,呢樣野有少少係由1跳到10,可能大家一時間未係好睇得明,我想拆解少少概念。因為我唔同意號召沽港元可以衝擊聯滙制度,但係沽港元係可以透過抽高拆息,影響香港經濟的正常運作。
上段講到拆息係銀行放數既成本之一,咁即係話,如果拆息抽高,銀行成本增,一係佢就將成轉架消費者,一係佢自己食左條數,而現實多數當然係兩樣都有d,好簡單既做生意概念,唔多解釋。咁代表左抽高拆息,日後你買樓申請按揭會貴左,做生意要資金週轉會貴左,信用卡都難再有咁多優惠。信用卡事少,買樓條數計唔掂就大件事,所以點解d人成日會話加息影響樓市就係咁解。
當大家都沽港元,買入其他國家的貨幣到一個水平,因為大家都唔要港紙,港紙兌美金到左7.85,金管局就要接港元,金管局接返黎d港元係唔會放返出黎,以保持個匯價,咁市面流通既港紙就變少,咁流動既錢少左,息就自然抽高。正常黎講,息多左,d人又會覺得息口吸引而返返黎,聯滙制度個運作就係咁。
香港經濟的基本因素改變
一般黎講,息高左,錢就會返黎。香港行左好多年都係咁。但係如果經濟情況作出左基本因素改變,例如美國決定取消《香港關係法》,香港再難以成為自由經濟體。咁大家就會對香港既錢同資產失去信心,咁沽港元就唔係講既你鍾唔鍾意呢間銀行,又或者係愛唔愛香港既問題,而係現實問題。而呢個動作,你會唔會等出左事先做呢?古語有云:契弟走得摩。
香港的樓因為資金泛濫多年而受惠長升,原因係香港有自由經濟優勢,資金出入安全而方便,呢d係令到香港樓有溢價既主要原因,隔條河已經唔係呢個價,而隔離點解都貴左咁多?因為近香港,雙方都有協同效應。只要基本因素不變,香港樓實難大跌,大前題係基本因素不變。
我之前亦有撰文提到,我不相信香港的聯匯制度會因為你沽港元而崩潰,但銀行系統卻係比大家想像中脆弱。渣打、匯豐同恆生係6月12日前公布體諒員工,6月12日可彈性上班,此舉有可能減輕了民眾對他們的反感,而香港3間發鈔銀行,似乎有一家沒有這樣做,我擔心有人因此而向這間銀行作出行動。因為如果大家集中火力向同一家銀行提取美元,就算係港元,任何一家銀行都難以抵擋。窮太在這間銀行存有存款,我也很擔心她的資產受到影響,我今早已經提醒她要先把資金調到其他地方,以及我希望呼籲大家,不要因為對個別銀行太反感而向中資銀行擠提,請為香港的大局著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