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分析]父幹也要能力駕馭的
早前網友Share左篇莊太量教授嘅文我睇[傳送門],莊太量教授嘅專欄我不定時都有拜讀,尤其係個案分析,比起純理論,始終實戰吸引好多。而呢啲個案分析我就最鍾意用黎做教材,因為立體啲,真又好假又好都可以提供到唔同角度資料以人性化嘅角度分析理財方案,呢次真係好例子,今次講啲有父幹嘅。其實我對父幹完全唔反感,因為70-80%家庭多多少少都有唔同程度嘅父幹。由你老豆係誠哥,到可能係你父母供你讀大學咁少嘅事,都係父幹嘅一種。而且就算你有父幹,都唔代表你可以坐享其成,有父幹,都要有接受父幹相關嘅能力同知識要學,機會係留俾有機會嘅人,但有機會嘅人,都要為機會做少少準備。
父幹通病之一:不習慣量入為出
黃生黃太家庭月入3萬(你冇睇錯,係家庭月入),2個仔女(4歲同1歲),本身住緊層1800萬嘅我估係千鬆啲呎嘅三房。點解唔住呀?嫌舊,因為冇現金,放唔到租,所以賣左佢套現。套現都唔緊要喎,唔係換樓,可能因為見個樓市下行,等低撈,所以文中所講期望用1100萬再置業,可能並唔係打算買細啲,而係期望買平啲。點解我咁諗呢?因為黃生黃太套現左之後,係租緊一個3萬月租嘅單位租緊,我上返中原查一查,應該就係租返同以前差唔多大,而又新少少嘅單位吧?可見,真係純粹嫌舊。
我又提多次,家庭月入3萬,個大仔讀國際學校(你冇睇錯),有層1800萬嘅樓,黃生係設計師(同行喎!)不過唔同嘅就係,係親戚公司任職設計師超過10年,月入3萬。你一睇盤數,你就知道,重點唔係個收入度,而係package度。因為如果你計一計,佢月入3萬,月供1萬保險基金,個仔讀國際學校,佢計數係計唔到的,所以有啲數係冇出現係枱面,係分析唔到的。黃太進取,打算預算700萬元作穩健投資而賺取生活費,而莊教授又厚道,用左咁多篇幅去「提醒」黃太實際一點,反映莊教授真係一個慈祥嘅學者。父幹家庭最容易就係將所有生活質素都take it for granted,住就係要咁多錢架啦!一個月三萬走唔甩喎,仔女又要讀書,一個月7-8萬好正常,而家點算呢?好多財務問題,到你冇錢果陣,你自然識點算。
父幹通病之二:對價值沒有概念
我曾常提醒,理財係必要嘅技能,如果由年輕開始學習,透過經驗以及財富累積,慢慢鞏固理財知識,係最正路嘅入門方法。因為由少量金錢,你會學習唔同投資產品嘅用法,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因為一開始本金唔多,你會一級一級理解你嘅財富係點生成,幾多嘅財富,我地可以用咩方法去投資,回報有幾多等等心中都有具體數字,按步就班。就算要take risk,自己都要知道自己take緊幾多,自己有冇能力去承受等等。但係如果自己大部份財富,都唔係只自己累積,即要一個bb班嘅小朋友,管理一盤生意,危機就隨時黎搵你了。所以,父幹唔係問題,父母辛苦儲落一筆錢俾你,都係想你生活過得好一點,你作為子女承傳財富係自然不過。但係當你作為父幹家庭,應先係心態上,知識上準備承接呢份厚禮,以免「虛不受補」,錢唔係多就得,財富係要能力駕馭的。
父幹通病之三:對搵錢想得太樂觀
呢個case嘅解決方法好簡單,畢竟有1800萬係手。莊教授係因為要顧及黃生黃太嘅感受先用左咁多字去解釋,但係一句講哂,就係「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黃生黃太現狀就係現金極多,收入少,開支大。以一個只係識得買保險基金嘅入門級投資者黎講,長年穩賺7%係不太可能,再講,莊教授自己都計過,如果佢只係願意撥700萬出黎做投資,就算真係7%一年都只係50萬息唔到,不足以cover生活開支。問題唔係因為舊錢唔夠大,而係黃生黃太自己搵3萬,一個月開支成8萬(細女讀埋國際學校之後)係太大貪了。
件事最大問題就係一場「有錢冇得揀」遊戲,因為由細享受開呢個生活質素,所以難以接受「降呢」。主動增加收入得唔得呢?我得你得,黃家未必得,因為黃太30歲應該係生大仔果陣已經係家庭主婦,黃生又已經係家族下嘅公司任職10年,兩位要係事業上再上一層樓嘅可能性已經不高,但係又期望2位小朋友都要係接受如此良好嘅教育,將來做人上人。如果黃生黃太覺得自己呢個活法冇問題,不如考慮下,唔好俾兩個仔女讀書,用呢筆錢滾大佢,之後好似自己父母咁,成筆錢連層樓送俾佢地咪得囉?係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