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才最體現「真‧共享經濟」概念
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近十年喺坊間大行其道,受到追捧。好多Startup都食住呢個概念上市集資,一夜暴富。當中有啲公司就算大家幾冇留意財經新聞都會熟悉,例如Uber、Airbnb。共享經濟本意,在於人們可以將所擁有嘅資源/技能有償租借俾其他人,令閒置資源/技能獲得更有效嘅利用,從而使雙方效率變得更高。Uber有效地釋放了閒置汽車嘅使用率,Airbnb則意圖釋放房間。先不管有部分國家還未能令其合法化都好,係經濟學上,佢地的確有效做到生產力釋放,帶來實際嘅經濟收益。
我今日會講呢個題目,源於我睇左上星期嘅《星期日檔案》,講拾荒者(其實主要係講執紙皮婆婆)。執紙皮婆婆果D背後嘅人生五味我就唔係度多講,反正就係人人都有自己嘅故事,點解要做呢份工作,個個都有佢嘅原因。但係我反而對呢個”職業”,甚至所有人點睇呢個職業有啲想法同大家分享,我認為佢地比而家香港好多新經濟產業更做到共享經濟嘅效果,最少比所謂的共享單車黎得正宗好多,對社會更有貢獻。
執紙皮搵到食
片中主要走訪2位婆婆,一位明顯係樂在其中,覺得有錢搵之餘又環保,所以就算一日搵得一百幾十蚊,都日日去執。佢為左回收嘅品質,仲堅持唔加水呃秤,可見其使命感。另一位真係搵食嘅,所以做嘅量大好多,成條街佢執哂,一日可以搵到幾百蚊,人工絕對拍得住一份Full Time。人地覺得佢污糟,佢一啲都唔介意呢啲目光,事實上,呢種咁良好嘅態度,絕對係應該表揚而唔係睇唔起。
其實社會一直覺得佢地好可憐,覺得執紙皮好卑微,一直都忽略左佢地嘅貢獻。係上年九月,因為內地國策問題,廢紙回收商決定停收廢紙7日。冇市冇價冇人收,婆婆們當然唔會執紙皮,大家都估唔到嘅係,去到第2日,香港已經廢紙圍城,所有商舖林立嘅街道都堆滿紙皮箱,人同車都難以通過,最後迫到政府都要出手調停!你就可見,平時因為有左呢啲婆婆,我地產生左幾多GDP,又因為有佢地,政府洗少幾多錢去請外判清潔工,慳左幾多納稅人嘅錢?冇人做呢份工,對香港黎講係幾大影響。
沒有政策規管及教育
回收業作為一個同環境有關嘅產業,係日本同美國都係大生意,得到政府合作同幫助。因為佢地可以賺錢之餘,仲幫助到社會改善市容,對社會係直接地產生貢獻同利潤。但香港其中一個問題就係政策唔支持,唔推廣,唔教育。片中有一段係講婆婆係街上做垃圾分類,有居民不滿影響衛生,又阻街。其實呢d野,正正就係要教育。因為個婆婆唔係大學生,佢唔會識點做,佢而家識做到嘅野,係100%由一條渾然天成嘅產業鏈教佢,總之你執到有用嘅垃圾就有人用錢買,佢咪做囉!影響到你咩?佢唔識處理,你唔俾佢做,又會變成廢紙圍城。咁點?就係要由政府同業界合作定指引,劃d地方出黎俾婆婆可以處理回收。
我會講呢個議題,係因為我覺得呢行好有趣,因為回收商都坦言,冇左婆婆,呢行根本冇得做,因為佢地冇可能請人去18區執紙皮。而現實有左婆婆們,佢地可以好方便地,直接同回收商交易,而回收商同婆婆又可以完全達成到共識。係經濟學角度,呢個真係一個勁過uber eat嘅共享經濟model!完全係釋放左長者嘅勞動力!邊度有紙皮?有幾多?點行最快收到最多?你冇可能熟得過婆婆。以前我地經常係以可憐目光睇件事,覺得婆婆咁老仲要推車執紙皮好慘。我唔排除有好多都真係好慘,呢個要靠政府安全網。但其實中間有更多長者,係因為表現到自己仲做到野,當中嘅成就感,可能我地做後生嘅都未必會明。
總之,既然市場生成左一班婆婆,又有個咁好嘅共享經濟產業鏈,點解唔可以做多一步幫下件事呢?我就覺得,包裝下,呢個分分鐘係下一隻獨角獸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