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縮數之謎-加人工的魔鬼演算法!
2017年我地經歷左一年嘅大牛市,好多平時唔炒股票嘅人都紛紛入市,我亦收到好多初入股海嘅讀者pm,次次答親都不免有多少無奈。隨住今年2月開始大市兩度見頂,投資者一係就轉投美股,一係暫時退守。股市勢弱,我同好多人一樣,唔係金融從業員,股市唔好景,工仲係要返嘅,反正睇得窮生,都唔係短線獲利人士。所以今日我地講返自己份工,不過都係要計數。
我係起初講解投資概念嘅文章提過有關複利的問題,指其實一個長遠投資,我地目標係透過年月累積嘅利潤再投資,達到複利效應。其實呢個概念放係份工,甚至係加人工一樣係work的。我可能會比較少啲,窮太幾乎幾日就收到一次讀者向佢pm問有關工作同待遇嘅問題,有關職涯嘅野,呢篇文就唔係佢面前班門弄斧了。我反而用返我嘅專長——計數黎做少少分析,當然職涯上好多野唔可以單純同數字同錢去衡量,所以呢篇文,大家就以輕鬆心情對待,又或者攞去俾老闆睇笑下都可以,如果你夠膽的話(笑)。
早加早享受,遲加多幾舊?
呢個圖就係我嘗試模擬兩個人由22歲大學畢業到65歲退休嘅收入表,入面未計通脹,單純睇加人工嘅幅度同密度去比較。大家可以見到左方(下稱A)係一直以一個冇乜高低起伏嘅職涯上行,見到都覺得悶。右方(下稱B)可能比較似你同我,都係加下停下,到到黃金期可能升下職跳下槽又加多D。大家起步一樣都係15K,收尾都係差不多人工。其實但係大家有冇留意到A同B最後累積收入可以相差180萬,即一生人的差不多10%收入(仲未計投資回報及通脹)。
好多公司其實都係咁,未必會年年調整員工薪酬,博你頭1-2年唔敢出聲,去到第3年你出聲,佢拖多半年,加多少少俾你當補數,例子B就係好好嘅示範。仲會同你講,加果少少冇乜用啦,到你升職加果口價,先係真銀呀嘛!咁你就信左嘅話,少年你真係太年輕了!其實對老細而言,老奉年年加少少係好唔情願,因為人數多,人人加少少,一年多出嘅開支就大,而且加左人工,工作內容冇變,好多老細都覺得冇著數。大佬!升你職,加你20%,起碼我可以駛死你呀嘛!
財富靠複利,人工都一樣!
其實心水清嘅朋友都會知道,加人工係用%去計的,而人工又係逐年檢討,今年加左嘅數,就會疊加到下年嘅基數,一年疊一年,人工愈來愈高,你果個3%真正帶黎嘅利潤就愈多,我記得有一年公司加我3%,我走入去同老細呻,佢竟然同我講:「唉也!‘你估得你係咁咩,我都係加3%咋!大家共同詮退囉!」你知唔知我當時幾想一巴車落佢度,你果3%同我果3%,絕對係兩回事。同一道理唔單單係短視地睇人工問題,當你想轉工果陣,如果你2-3年人工都冇變,絕對影響下一份工叫價同印象,以為你做咩事停左2-3年,係唔係表現唔好。
人工如股價,花紅如派息
正如我係<<戒窮>>的投資篇講過,就算係收息股,股價都不能無表現。有好多中小企,由於資金有限,好多時唔可以加太多人工,以免面對困境而週轉不靈。有D好嘅中小企老細,面對個別員工有表現,立左大功,好多時年尾會出多份特別bonus,情況就好似股票派特別息一樣,大家開心下。但係如果老細長年都用呢個方法獎勵你,而人工長年唔加,長遠黎講對你都係冇益,因為始終bonus都係同人工掛勾,你15K一個月,我出多30K bonus俾你已經係15個月糧,你當然開心。但如果我人工係60K,你出30K俾我,我絕對係會請你食蟹,DL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