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樓》揭示窮人4大致窮原因
上星期窮生都係呢度提過,推介大家睇《經緯線》- 海市蜃樓,其實內容都係老掉牙既香港生活艱難,置業安居、生活冇尊嚴等等。不過我今次就反而想以呢個節目作引子,抽出一直以來窮生見到過既窮人,一啲窮既共通點,同一啲致窮原因,作出歸納。
1.窮家最多家庭主婦
呢個如果係十幾廿年前既上一代人的話,一定會難以想像。因為以前不嬲都係中產家庭都比較多家庭主婦,因為丈夫收入足以維持家庭的開支,為左令下一代有更好既照顧,中產家庭就衍生唔少全職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
但隨住呢十幾廿年,資產增值帶來既通漲,收入既追不上。出現左大前研一係《中下階層的衝擊》提及的M型社會(M-shaped Society)。好多中產因為要保住現有生活質素,而寧願夫妻雙方都外出工作。
相反窮人,窮生係公屋長大,真係眼見好多戶人都係單一收入來源。而老婆係長年不工作的。好似片中44歲的媽媽,我初初以為佢既子女好細,行唔開。點知原來都考DSE了。直頭已經可以做兼職,個阿媽都唔出去做野幫下手。係最低工資實行左之後,明明一份最基本既全職工作都可以有近萬元的收入,卻不願慢慢累積財富慢慢改善生活。這是一種窮人常見,困在comfort zone的心態。係今時今日,你係公司做個主管級,講緊都係5萬左右。一個5萬月入既家庭連住好少少既條件都冇,點解唔出走搵多一萬幾千,幫補下屋企呢?好多人因為剛生下子女頭幾年需要照顧,而慢慢習慣主婦生活,幾年後明明可以開始為未來打算,卻因為貪戀在comfort zone而任由自己的家庭貧窮下去。
2.只望解決明天的事
其實呢個亦係有錢人同窮人最大既分別,就係愈有錢既人,佢地諗既野,就會愈遠。原因係,聽日既太陽都唔知見唔見到,我點可能諗住可以睇到明年秋天既紅葉?如果你係下個月有冇工開都唔知既散工,你竟然去諗十年career path,反過來可能有點不切實際。所以窮人應先把自己脫離”煩惱明天的事”既情況之中,以宏觀而長遠既角度既計劃自己同家庭既將來先可以脫貧。
好似片中毛女士,日日過今日唔知聽日事既生活,成日搬黎搬去,而搬親既地方唔好講加唔加租,環境都係冇好好諗清楚,計劃好先去租。當中因為Plan得唔好而額外要花的成本,又再一次影響佢下次可以選擇既條件,長此下去會不會影響子女升學及人際關係,甚至係對理財的睇法?
3.把希望假手於人
另外,片中也有一部分講有關的社福機構計劃做一啲共享房屋俾低收入家庭入住。窮生對於呢類共享房屋既批評已經不止一次,詳情可以睇返我既舊文,我就唔多講了。今次反而係講果班聽講解同參觀既低收入家庭既反應。
先表明立場,我本人係非常支持政府多一點幫助呢類低收入家庭,主要係解決上流既問題。不過係俾人幫既同時,作為低收入家庭係唔係都要努力想辦法脫貧而唔係做伸手黨呢?自己已經窮,選擇不多的人,反而樣樣野都唔制,唔試唔了解。對自己所有既付出都斤斤計較,難得有業主肯用自己既單位幫人,業主都未出聲,你地反而計較邊個點清潔。作為有能力幫人既我,又點會甘心將資源放係一啲自己唔努力,卻不停伸手既人呢?
4.沒有優次,希望所有目標一齊達成,不肯放棄
.講到呢集節目,又點可以唔講下當中最多人討論既32歲譚先生呢?佢月入最少有4萬,竟然要同親戚及其子女一齊住係100呎劏房,點解呢?原因係佢將自己頭十年既人生既優次目標都切底打散了。片中所說佢只係有中學學歷,即十幾歲出黎做野,到而家係港鐵做到工程監督,月入4萬,真係相當勵志!然而佢點解都可以搞到咁潦倒呢?佢係片中都沒有直接解釋,所以呢度窮生只有嘗試用已有既資料去推測同反問。
先講講佢所講既資料,佢32歲,底薪4萬,已婚4年育有一女。一直以來老婆同女兒都係內地居住,因為想女兒來港讀書,所以先接佢黎住,之後最近老婆批左單程證,快要一家團聚。而佢因為想係事業上更上一層樓,所以報讀左一個外國既遙距課程進修。
其實就咁聽,或者大家都未發現有咩問題。因為佢做既野都好正路,亦都冇我上面所講既問題,有計劃將來亦都努力不求人。問題係邊?就係冇分到次序,試圖將所有野谷埋一齊做。佢竟然先結婚生子,再諗進修,再諗買樓。係佢要照顧年老父母既同時,竟然同時處理所有問題,到底係環境玩佢,定佢自己玩佢自己呢?其實所有野都要計下數,佢講到自己咁唔掂,以佢月入4萬,3千左右租金加雜費當你4k,洗費4k,女兒2k。已經迫到要住劏房,兩老同老婆照顧成本真係咁多錢?窮生對此有點懷疑。
其實大部分打工仔收入頭10年都係非常相似的,錢有限,點先可以係呢十年起得跑道等自己30歲之後可以飛得更高?其實做任何野都係,要分清楚輕重緩急。生小朋友之後,其實好一部分既資源都會去左小朋友度,點解唔一早處理好住同進修問題先呢?佢呢幾年好似不停為自己製造開支收源一樣。自己已經迫到自己同女兒都住得不好,對女兒成長又有咩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