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萬惡,共居才是出路?基層住屋的需求與供應
香港的住屋問題,由2012年講到而家。由前特首梁振英推到更加白熱化,再由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引發更多討論。各大時政節目,民生節目都離唔開講住屋問題。下面我放左最新既2個港台長青節目,都係講住屋,都係同共居有關,窮生需左講所謂居住正義之外,都想以市場供求,同貼地少少既理據講少少基層住屋既發展方向,作為政府,所謂NGO甚至係業主都應該多D討論同考慮一下。
先容許我提少少貨櫃屋先,呢件事唔會用好多篇幅,因為呢樣野根本冇必要係香港出現。香港根本係土地問題,唔係起唔到樓,只有起唔到樓既地方先有需要用貨櫃屋,新界果D貨櫃屋犯法就應該取締,原因係違反土地用途。政府如果有地,就應該起樓,冇必要做一D咁臨時性既房屋,講完。
講到共居,窮生又要再一次點名批評任真小姐同好多盲撐共居既人士。窮生認同共居係一種可考慮既生活模式,我唔認為呢種係一種生活倒退,而家唔係72家房客,2008年日本已經有套日劇《Last Friends》係講「SHARE HOUSE」,精神在於分享空間,分享生活,唔係純粹既「同屋」。係「星期日檔案。我們共居吧 !」你可以睇到共居未必一定平過劏房,甚至根本同「冇錢」冇直接關係,主要係睇你既「SHARE HOUSE」係點定位而已。
而我批評任真小姐係因為,佢本身已經唔了解共居既本質,而呢班人係不停踩低劏房黎推共居,以共居黎「解決」劏房問題。到底共居係唔係一個「解決方法」?窮生就唔係咁睇。2者只係2種商品,2種住屋選擇,沒有誰比誰高尚。亦沒有所謂JOIN你「好宅」計劃的才是良心業主,佢係片中都提到啦,業主都會問:我JOIN你有咩好處?
講到尾都係商業考慮姐!
窮生對呢D問題永遠都以商業考慮為先(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其實劏房並冇問題,問題出在劏房好多都唔安全,呢個係規管問題。事實我可以肯定,劏房既需求一定比共居大,原因正正係任真小姐的盲點,就是兩者功能的分別。任真小姐主張多個家庭共居係大問題,一家人本身已經難處理,仲要幾家人住埋一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係咪真係適合?台灣做共居做得好好既玖樓都要有嚴密既見試先可以做到配對(仲要人地只係配單身客)。你「好宅」如何解決家庭之間的糾紛?所以你問家庭,佢地都係純粹租金考慮,邊度平就租邊度,同共居/劏房冇關,甚至佢地根本比較喜歡劏房。
以生意的角度,如果窮生有錢,我都會2條腿走路,2邊都搞。做安全劏房解決家庭住屋需要,再搞千呎的「SHARE HOUSE」,以服務性共居概念經營。因為年輕人唔鍾意做家務,怕麻煩。有服務的共居公寓就Fit哂佢地,貴少少都值得租。
所以講到尾,市民會用腳投票,要搞得好,最緊要貼地,而最貼地既,永遠係市場。政府要做既,就係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鏗鏘集:求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