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 去到盡! 拆解年輕人的 欠債問題
一年遊日4次 夫妻欠債逾$20萬,呢個標題今日硬框框咁插落窮生對眼入面。窮生就好似有沙入眼一樣,睇到眼水都流埋。係窮生既世界,唔好話我本人,就連我認識既人,都唔會存在話去玩去到要欠債。到底點解會發生咁既事?
窮生係以前既文章<<理財專家不會教你-了解自己窮的屬性>>一文入面有提過,貧窮分三大屬性,消費系、家貧系同窮忙系。而今次因為由一單趣聞產生既討論,一年遊日4次搞到欠債,當然就係消費系啦!到底邊D人容易有消費系貧窮?又點樣可以改善?呢篇文可以救到你/你身邊既朋友。
係講消費之前,窮生想先用一段既篇幅講講欠債。係窮生既理財哲學入面,欠債唔一定係壞事,大家唔好對債務有太大反感,因為只有窮人先會怕欠債。有錢人係喜歡欠債的。咁點解人地冇事,而你有事呢?就要睇你點解欠債了!債務其實係深入你既生活,你用信用卡,你係欠債,你供樓,你係欠債幾百萬。你做生意要資金,你都會問銀行借錢。所以其實欠債只係手段,目的先係重點。有錢人欠債係為左投資,窮人欠債係為左消費。係呢十多年既日子,因為QE而產生既資產價格上升,如果你識得借,欠債反而會係你既朋友,而窮生可以話你地聽,借錢,一定一定唔可以借黎消費(簽一千幾百信用卡除外),好似事主咁簽20萬黎去玩,絕對唔係一個成年人應有既行為,仲要已經係夫婦。
沒有家庭負擔,對日常支出沒有概念
我地只要上網睇下,不難發現而家因為消費而欠債既人多左,而且呢班人多數仲係30歲樓下既後生仔女。點解會咁呢?其實邏輯好易明,就係對支出冇概念。以前既人比較早獨立,廿幾歲,搵到份工想要私人空間,出黎一個人住既人唔少。佢地比例容易接觸經營家庭既知識,例如租金、食飯、坐車…好多生活細節都要自己去解決,自然佢地心中會有盤數,今個月要用幾多錢,食飯唔可以多過幾多錢。而新一代因為冇能力自住,好多人三十幾歲都係同家人住。自然對生活既野冇一個whole picture啦!所以300-500食餐飯,1-2萬去下旅行,只要還得起就可以。係冇生活壓力既情況下,慾望自然就會累積,好多人月入得萬幾,一星期2餐300-500既貴野係好平常既事。慾望得唔到抑制,就由月光,慢慢進化到欠債。
借錢容易,息也低
此外,係QE之後,全球都係低息環境。再加埋科技發達,有好多財務公司都可以唔洗露面就借到錢。用作消費既貸款一般唔需要好高,數萬元一次,你容易還,財仔都願意借。因為你唔係借一百幾十萬,你多數唔會走佬,風險系數咁低又有可觀既息收,財仔真係開到成行成市,只要你有份工,你好易就會跌入借錢還錢既永結輪迴之中。
太早覺得自己有能力用錢買時間
呢樣野係比較具體可以用數字解釋。簡單黎講就係由於父母由細到大幫你計劃太多,服侍亦都太好,令你好怕麻煩。趕少少就飛的啦,屋企亂?叫鐘點啦,投資?買基金搵人睇住啦。所有所有野你唔想麻煩,係資本主義社會都會有貼心既服務去幫到你,問題係要收錢。如果你已經累積到財富,你既時間可以產出更大既財富,你選擇用錢去處理自己唔會處理既事,我唔反對。但如果你只係一個廿歲出頭,月入皮幾兩皮既人。我得罪講句你根本冇資格咁做,而你根本就係應該做果D服務人既人。因為你既時間不及服務使用者值錢。最最最重要既係,如果你太早習慣用錢解決問題,就代表左你好早就停止左去學習點樣親自解決問題,咁久而久之你就會變廢人,到你冇錢果陣,你就只可以企係度喊。